《说文解字》是中国东汉时期许慎编撰的一部字典,成书于公元100年至121年之间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。
全书共分540部首,收字9353个,另有"重文"1163个,合计10516字。许慎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——"六书"。
《说文解字》对后世影响极大,历代对于文字的研究都以《说文》为重要参考,直到现代仍然是研究古文字和古代文化的重要典籍。
《说文解字》宋刻本
首创540个部首,按字形特征分类汉字,这种分类方法对后世字典编纂影响深远。
系统提出"六书"理论,即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、转注、假借,成为汉字研究的理论基础。
对每个字的字形、字义、字音进行分析,追溯汉字的本源和演变过程。
"日"字像太阳的形状,中间一点表示太阳的光芒。
《说文》:"实也。太阳之精不亏。从口一,象形。"
"山"字像山峰连绵的形状,三个尖角代表山峰。
《说文》:"宣也。宣气散,生万物,有石而高。象形。"
"明"由"日"和"月"组成,表示光亮的意思。
《说文》:"照也。从月从囧。囧,窗牖丽廔闿明也。"
"河"字"水"旁表意,"可"旁表声,专指黄河。
《说文》:"水。出敦煌塞外昆仑山,发原注海。从水可声。"
汉字之美,在于其形、其意、其音的统一